查看原文
其他

年轻的时候,要是有人告诉我这些就好了!

成长学院 河南教师 2022-12-05

师资队伍建设

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保证学校

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让青年教师

尤其是新手青年教师站稳讲台

是每一所学校

都会关注的重要话题

也是被教育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为使每学期新入职教师

尽快适应环境

顺利进入工作角色

学校除了举办岗前培训

一般都会提倡以“老”带“新”


“老”带“新”究竟该怎么带?

新教师如何才能快速站稳讲台?

老教师又有哪些经验和智慧

值得分享和传递?

近日,教育时报记者邀请

河南教师成长学院的班长、学员

围绕这些话题展开了

深入的研讨交流

希望能给您带来思考和启发——


本期研讨嘉宾:

焦兵书  2019河南教师成长学院冰冰班班长、林州市红旗渠大道学校副校长

秦守洁  2019河南教师成长学院程翔班班长、南阳市第十三中学校教师

李渊文  2019河南教师成长学院建明班学员、商丘市睢阳区李口镇杨楼小学校长

党玲芬  2018河南教师成长学院厚江班学员、孟州市大定小学教师

刘晓巍  2019河南教师成长学院朱煜班学员、漯河市源汇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


主持人:

教育时报记者  王帅民




1

成长需要贵人相助

更需要自觉


教育时报:

刚做老师那会儿,有人带您吗?怎么带的、效果如何?



焦兵书:

刚入职时,我在一所农村初中任教,确实没有专人带我成长。作为新教师,入职时仅需自备一节汇报课,由校领导和老教师听课点评。之后,除了上级主管部门或学校统一组织的听课、学习,并无后续跟进培训指导活动。


我记得,除了统一配备的课本、教参,学校没有任何专业成长书籍,甚至连当时的“教学大纲”都见不到。我仅靠自费订阅的报刊来获取一点专业知识,走出县域听课学习的机会几乎没有,基本上属于“野蛮生长”,效果自然不理想。



秦守洁: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做了老师,自由成长。幸运的是我陆续参加了县、市、省级赛课,得到了不少老教师的指点。


一次省级赛课前,县教研室语文教研员谢印权老师送我一本蓝色封皮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还给了我一盘教学录像带。录像带里有程翔老师讲的《孔乙己》、宁鸿斌老师讲的《皇帝的新装》等,我看得如痴如醉,几乎能背出他们说的每一句话。这种入职初期的遇见,为我的语文教学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对我影响深远。



李渊文:

上世纪90年代末,我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因为在农村学校任教,当时大家的成长意识普遍不强,没有网络资源可以学习,教辅资料也非常少,教学经验的积累大都是靠自己悟和听老教师讲课。


当然,那会儿也没有专门的教师带我。学校的业务主任李玉老师喜欢听我的课,课后在知识传授、教学技巧、教法选择上经常指点我。通过李主任的指点,我及时内化、实践、应用、反思,教学水平很快得到了提升。所以,我认为,刚做老师时如果有幸遇到名师带一带,那成长一定会很快的。



党玲芬:

我1994年中师毕业,被分配到村小。信息闭塞、教育资源匮乏、没有专人引领,我多是在失败中积累经验。这样的自我成长,具有主动性和发展性。


首先,主动性课堂教学实践中遭遇的各种问题,让我形成了一种危机感,我会主动去寻求解决的方法。比如去听老教师的课,观察他们的课堂教学组织方法;购买相关书籍,学习于永正、魏书生等名师的课堂教学智慧,并积极在课堂上进行实践。


其次,发展性。遭遇问题后,我不断地尝试解决,提升了自己的思维品质。客观条件的局限,促使我不断地去研究学生、反思课堂、总结方法,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与特质。



刘晓巍:

2000年,我刚登上讲台教一年级。当时学校只有一个班,我没有“同头课”老师,又不好意思张口向别人请教,唯一的学习途径是订阅各种教学报刊。入职半年后,我有幸加入了区骨干教师培训班。


其间,每周除了由两位主讲人讲研讨课,还有4项内容:3分钟抽签即兴演讲,听课、评课,学习粉笔字,上交常规作业(三笔字、简笔画、读书笔记、上周评课稿)。就这样磨炼了两年,我从一个初登讲台的新手,成长为了区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




2

青年教师尽管有激情

但仍需科学引领


教育时报:

现在您带新教师吗?位置互换,您有哪些新的思考和实践?



焦兵书:

我负责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多年,也有自己的工作室,肩负着带新教师的职责和使命。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我逐渐产生了自己的思考:带新教师,首先应引导他们从研究“课标”与教材开始,从练教学基本功开始,通过考评托底。


其次应该让他们分课型学习成熟的教学模式,通过考评入格。再次让他们自主精心研究全国名师,看视频、读专著,持续不断迁移名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直到能讲出名师的味道、风采。精心研究一位再研究一位,从研究到临摹再到出帖,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



秦守洁:

青年教师有激情,在网络资源的加持下,学习很有优势。但他们的弱势在于对学情和重、难点知识把握得不准确,比如不知道如何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和课堂表现随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如何找准“以学定教”和“以考定教”的契合点,使学生既能习得知识,又能形成能力、掌握方法。


为了引领青年教师更好地成长,我一般要求他们课前研课、带着问题听课、认真上课等。我讲课后会向青年教师说说我教学设计的初衷、教学环节和问题设置的目的、课堂生成的过程等,有时候也会到青年教师班级上课,然后一起讨论得失、共促成长。



李渊文:

现在的新教师比我们那时幸福多了,海量的网络资源、教辅资料随时可以借鉴、参考,甚至有的新教师毕业前就有和名师工作室成员结对学习的机会,起点很高。


从原来的师父带我,到现在的我带徒弟,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情怀。我认为,师者,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更多的是引领、唤醒、发现、点燃。


比如,我初到商丘市睢阳区李口镇杨楼小学时,发现几乎所有的师生课下都不读书或者没有读书的习惯,我就每天陪着他们一起阅读学习。两年多的时间里,阅读活动已在我校形成燎原之势。



党玲芬:

现在我在学校带领青年教师成长,成立了自己的名师工作室,也在网络上带有多个成长小组。实践中,我发现新教师比较注重对“术”的学习,而缺少对“道”的思考。因此,我倡导“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相结合。


“仰望星空”,即注重新教师对中外经典教育理论书籍的啃读,对名师经典课堂的研读,努力抓住学科的精神特质,理解教育教学的规律,形成正确的教学观、课堂观和学生观。


“脚踏实地”则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在对名师经典课堂的专题研究中,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借助成长共同体的力量,从有“教学思考”走向有“教学思想”。



刘晓巍:

现在,我负责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在的90后、00后新教师具有更个性的思想、更自我的观念,对此我总结了“四步带徒法”。


一是入职期——说给他听。讲述身边的优秀教师成长案例,从思想上激发其对教育的热爱,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


二是示范期——做给他看。每周带领他们进行教材解读,说明教学重、难点,梳理教学流程,在课堂实践中发现问题,有时给他们上示范课。


三是实践期——找到差距。鼓励他们去向身边的优秀教师或名师学习,在模仿中前行。


四是巩固期——展示提升。鼓励其参加比赛,在比赛中快速成长。




3

读写研

是专业成长的快速通道


教育时报:

新教师如何才能快速成长、站稳讲台,请您给他们提供一些建议。



焦兵书:

新教师要想快速成长、站稳讲台,我的建议是:


苦练教学基本功,不会书写和表达会给自己的教学减分;扎实研究“课标”,养成对照“课标”教学的习惯;深入研读教材,在教材编排体系中精准把握每一课的使命;持续研究全国一流名师,缩短专业成长周期。


认真研究学生,使教学活动能因人而异做出快速明智的反应;敢于研究自己,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坚持读、写、研,读“根本书籍”、学科知识书籍,写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和阅读体会,研究名师、学生和自己,做学生生命的摆渡人。



秦守洁:

我的建议有四点:


一是要树立职业认同感。以爱为底色,心中有情,眼中有爱,如此才能更真诚、平和。


二是多读书学习。教学实践周而复始,与其在下游“抗洪救灾”,不如到上游“植树造林”。当视野和智慧并生,大道与艺术齐飞,课堂才能生动饱满,展示出“伟大事物”的无限魅力。


三是深入研读“课标”和考题,将考试成绩变成素质教育的优质副产品。


四是多看名师课堂实录。观课研课时要系统化、深入化、理论化,同时追根溯源,理解名师课堂中的每一步、每一个细节背后的思想,最终内化于心。



李渊文:

教师成长,不能心急,贵在坚持。我认为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读书和实践。


首先,新教师要积极学习,借助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专业书籍等静下心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感悟教材中有生命的东西。


其次,新教师要沉下心来走近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课程的生成和问题的预设,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反思,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万物皆有灵,如果我们能从教室、教材、教师、学生那里懂得生命的意义,那教育就会有温度。让课堂充满生机,把自己当作学生,自然也就站稳了讲台。



党玲芬:

新教师想要快速成长、站稳讲台,我认为需要有以下“四力”:


一是自省力。不断审视自己的特长和短板,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在自省中形成明晰的成长思路,时刻保持成长的清醒。


二是学习力。学习教育理论、提升学科素养,增强对教育、学科、学生的认识。学习名师经典课例,进行纵向、横向的学习和研究,读懂其背后的理念,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


三是实践力。独立钻研教材,留心记录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再回到课堂去实践。


四是规划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每个阶段身份不同,要求各异。新教师要胸怀理想、坚定方向,向着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刘晓巍:

新教师要想快速成长、站稳讲台,我觉得要做好一个“实”字。


“朴实”的教育思想,要树立“有爱才有教育”的观念;“厚实”的知识积淀,多阅读、多写作,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要有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踏实”的学习态度,多听课、多讲课,在实践中更新教学理念。


“诚实”的治学态度,在工作中要多向优秀的教师学习,为自己树立榜样,不断反思,勇于超越;“壮实”的身体,教师职业是一个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于一体的职业,要积极锻炼身体,阳光地对待生活和工作。



原载:《教育时报》



推荐阅读:
校外培训乱象难治理?这一招儿釜底抽薪!

签赠丨是的,《教育时报》资深编辑教你怎么写!

课堂也会生病?!这位名师送来一剂“特效药”!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河南教师”。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我们,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